創業板“市價增發”模式在推出兩年後,終為市場所接受。據上證報資訊統計,今年以來已公佈定增融資計畫的135家公司,基本上都採用這一模式,將“定價基準日”確定為“發行期首日”。在此基礎上,更有一些公司選擇了更市場化的“不限售”,增發股份在發行一結束便上市交易。以今年已完成定增的96家公司為例,其中有6家採用了“市價發行不限售”。
對於市價增發,雖然市場還有爭議,褒貶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價增發難度較大,加上不限售,難度就更大。觀察分析今年已完成“市價增發不限售”的幾例樣本,或許有助於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多角度理解這種模式。
“市價增發”趨熱
市場波動、股價起伏,令準備再融資的公司紛紛轉換思維,定增定價開始隨行就市。而確保審核通過,定增不流產,也是“市價增發”趨熱的原因
“市價增發”模式早在兩年前即已推出。2014年5月14日,證監會公佈實施《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其中對於定向增發規定:發行物件不超過5名;發行價格不低於發行期首日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均價,發行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可上市交易;發行價格低於發行期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但不低於90%,或者發行價格低於發行期首日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但不低於90%的,發行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2月內不得上市交易;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關聯方以及董事會引入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以不低於董事會作出非公開發行股票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或者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認購的,發行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
這一靈活的定價機制,被市場人士稱為“隨行就市”、“市價發行”。但是,該暫行辦法出臺後,踐行的公司寥寥無幾,多數處於觀望。“這主要是因為A股由熊轉牛(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大家都想著自己如何定價去獲得更大的利益。”江蘇一家創業板公司的董秘楊斌(化名)表示。
隨著2015年7月之後市場劇烈動盪,股價大幅起伏,準備再融資的公司紛紛轉換思維,定增定價開始隨行就市。“首先是確保證監會審核通過,定增不流產。”楊斌說,至於最後發行階段,公司是採取限售還是不限售,要根據市場競價等多種因素決定。
據瞭解,去年7月後定增採用市價發行的,基本都通過了證監會的審核,今年陸續進入實施階段。從發行結果看,大多數公司選擇了限售,所發行股份的鎖定期從12月到36個月不等。而增發股份沒有鎖定期的贏時勝、五洋科技、衛甯健康、鴻利智匯等6家公司成了引人注目的亮點。據瞭解,這6家公司的定增並沒有出現市場擔心發不掉的情況,競購者踴躍,其中鴻利智匯定增的有效認購物件多達9家。
股價表現堅挺
願意按市價接盤的定增機構並不好找,敢於“市價發行、不限售”的公司,對其股價未來走勢肯定有著一定的底氣,否則很難吸引投資者捧場
與一些有鎖定期的股票在定增完成後股價進入下跌通道相比,市價發行不限售的公司股價相對堅挺。
贏時勝、鴻利智匯的股價(複權後)目前都在定增價之上。其中,贏時勝定增價格為56.88元/股(除權除息後為28.29元/股),最新股價41.35元;鴻利智匯定增發行價格為12.81元/股,目前正停牌,停牌前的收盤價15.23元。
記者還注意到,上述幾家公司增發完成前後股價表現迥異,停牌詢價前股價大多處於底部,而增發股份上市後則股價一路上揚。以贏時勝為例,3月9日開始停牌詢價,3月8日收盤價為58.30元,此前一周股價曾一度跌至今年以來的最低價49元。3月21日,公司股票複牌即漲停,此後連續上漲,至4月11日最高沖到92.02元。
回溯幾家公司公告可以發現,在增發完成後,利好不斷,護盤之意明顯。衛甯健康3月15日完成定增,公司3月26日發年報宣佈擬每10股送3股(含稅)轉增1股並派現0.8元。4月7日,公司宣佈擬收購公共衛生(衛生監督與疾病預防控制)電子政務領域的領軍型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夢天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股權。6月6日,與蘇甯雲商等企業共同出資設立財險公司金誠保險。6月28日,預告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619%至644%。7月13日,宣佈擬1億元投資分級診療平臺浙江納裡健康。
贏時勝同樣是利好不斷。4月8日定增結束當天,公司即發佈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長107.14%至128.33%。4月11日,宣佈擬3000萬元增資從事大資料業務的東方金信,成為其第二大股東。4月24日公佈年報,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並派現3元(含稅)。7月1日推出股權激勵方案,擬以24.17元/股的價格,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230萬股。7月13日,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00.00%至228.00%。7月28日,宣佈4億元增資東吳線上,獲得其28%股權,實施“Fintech”轉型戰略。
經常參與定增的某私募人士認為,在目前的市場中,願意按市價接盤的定增機構並不好找,敢於“市價發行、不限售”的公司,對其股價未來走勢肯定有著一定的底氣,否則很難吸引投資者捧場。
認購比例較低
參與“市價增發、不限售”定增的投資者大多為私募和個人,只有當持股比例低於5%時,方能便於隨時拋售,因此一般認購比例不高
參加“市價增發、不限售”的投資者,在認購比例上一般不高,如上述公司定增的認購對象中,只有一家機構認購比例突破公司總股本的5%。
贏時勝一共發行3666.67萬股,除公司實際控制人唐球認購366.67萬股、鎖定36個月外,其餘3300萬無限售股份中,泰達宏利基金認購1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14%,民生加銀基金、深圳新華富時資產、華富基金管理等3家機構分別認購700萬股,均占比4.75%。
鴻利智匯共發行5663.50萬股,建信基金獲配1795.4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7%,而天弘基金、泰達宏利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分別獲配1459.80萬股、1264.63萬股和1143.59萬股,分別占比2.17%、1.88%和1.70%。
記者注意到,參與這種模式定增的投資者大多為私募和個人,只有當持股比例低於5%時,方能便於隨時拋售,從而真正體現出“不限售”的優勢。
某公募經理表示,機構投資者大多對這類定增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收益有限。定增的參與者本來應該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如果散戶化,對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利,也有違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目標。
“不限售”利弊辯
“市價增發、不限售”定增對主流定增參與者吸引力不大,因為流動性不是其首要的追求,盡可能多的折價空間才是其主要訴求
證監會鼓勵“市價發行”,目的是讓再融資行為回歸市場化,杜絕利益輸送等隱患,從而提高市場公平性。可能考慮到現實操作過程的不確定性,證監會給公司預留了一定空間,允許採用“限售”或“不限售”。從目前的實施情況看,多數公司選擇了“市價增發、限售”。如2015年11月完成“市價、不限售”增發的億緯鋰能,今年4月再做定增計畫時,其方案並沒有像此前直接明確為“市價增發、不限售”,而是表示將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限售”或“不限售”。
楊斌認為,將“非公開發行的發行期首日”作為“定價基準日”有不夠周密的地方,即定增價格在方案實施前一直未知,由此擬參與定增的機構最終是否參與存在不確定性。通常情況下,公司都不會選擇“市價增發、不限售”,因為這樣操作的發行風險太大。
從公佈定增預案到最後正式實施,有較長一段時間,股價變化莫測。“如果選擇市價發行,公司就不必再為‘股價倒掛’後如何提振股價而擔憂。”某投行人士認為,不限售有助於維護定增投資者的利益,提高市場化效率,同時也可以體現出公司真正的實力和投資價值。
不過,也有公募經理並不認同這一模式。他認為,對主流的定增參與者而言,流動性不是其首要的追求,盡可能多的折價空間才是其主要的訴求,尤其是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如果這種模式成為主流,上市公司就很難吸引主流投資者參與定增,更不用說吸引戰略投資者參與。另外,很多機構投資者是通過向投資者募資參與定增的,過於短期化,對機構投資者是不利的。這種定價模式對上市公司現有股東是最有利的,因為這種方式對他們的利益攤薄最小。
對於市價增發,雖然市場還有爭議,褒貶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價增發難度較大,加上不限售,難度就更大。觀察分析今年已完成“市價增發不限售”的幾例樣本,或許有助於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多角度理解這種模式。
“市價增發”趨熱
市場波動、股價起伏,令準備再融資的公司紛紛轉換思維,定增定價開始隨行就市。而確保審核通過,定增不流產,也是“市價增發”趨熱的原因
“市價增發”模式早在兩年前即已推出。2014年5月14日,證監會公佈實施《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其中對於定向增發規定:發行物件不超過5名;發行價格不低於發行期首日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均價,發行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可上市交易;發行價格低於發行期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但不低於90%,或者發行價格低於發行期首日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但不低於90%的,發行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2月內不得上市交易;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關聯方以及董事會引入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以不低於董事會作出非公開發行股票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或者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認購的,發行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
這一靈活的定價機制,被市場人士稱為“隨行就市”、“市價發行”。但是,該暫行辦法出臺後,踐行的公司寥寥無幾,多數處於觀望。“這主要是因為A股由熊轉牛(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大家都想著自己如何定價去獲得更大的利益。”江蘇一家創業板公司的董秘楊斌(化名)表示。
隨著2015年7月之後市場劇烈動盪,股價大幅起伏,準備再融資的公司紛紛轉換思維,定增定價開始隨行就市。“首先是確保證監會審核通過,定增不流產。”楊斌說,至於最後發行階段,公司是採取限售還是不限售,要根據市場競價等多種因素決定。
據瞭解,去年7月後定增採用市價發行的,基本都通過了證監會的審核,今年陸續進入實施階段。從發行結果看,大多數公司選擇了限售,所發行股份的鎖定期從12月到36個月不等。而增發股份沒有鎖定期的贏時勝、五洋科技、衛甯健康、鴻利智匯等6家公司成了引人注目的亮點。據瞭解,這6家公司的定增並沒有出現市場擔心發不掉的情況,競購者踴躍,其中鴻利智匯定增的有效認購物件多達9家。
股價表現堅挺
願意按市價接盤的定增機構並不好找,敢於“市價發行、不限售”的公司,對其股價未來走勢肯定有著一定的底氣,否則很難吸引投資者捧場
與一些有鎖定期的股票在定增完成後股價進入下跌通道相比,市價發行不限售的公司股價相對堅挺。
贏時勝、鴻利智匯的股價(複權後)目前都在定增價之上。其中,贏時勝定增價格為56.88元/股(除權除息後為28.29元/股),最新股價41.35元;鴻利智匯定增發行價格為12.81元/股,目前正停牌,停牌前的收盤價15.23元。
記者還注意到,上述幾家公司增發完成前後股價表現迥異,停牌詢價前股價大多處於底部,而增發股份上市後則股價一路上揚。以贏時勝為例,3月9日開始停牌詢價,3月8日收盤價為58.30元,此前一周股價曾一度跌至今年以來的最低價49元。3月21日,公司股票複牌即漲停,此後連續上漲,至4月11日最高沖到92.02元。
回溯幾家公司公告可以發現,在增發完成後,利好不斷,護盤之意明顯。衛甯健康3月15日完成定增,公司3月26日發年報宣佈擬每10股送3股(含稅)轉增1股並派現0.8元。4月7日,公司宣佈擬收購公共衛生(衛生監督與疾病預防控制)電子政務領域的領軍型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夢天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股權。6月6日,與蘇甯雲商等企業共同出資設立財險公司金誠保險。6月28日,預告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619%至644%。7月13日,宣佈擬1億元投資分級診療平臺浙江納裡健康。
贏時勝同樣是利好不斷。4月8日定增結束當天,公司即發佈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長107.14%至128.33%。4月11日,宣佈擬3000萬元增資從事大資料業務的東方金信,成為其第二大股東。4月24日公佈年報,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並派現3元(含稅)。7月1日推出股權激勵方案,擬以24.17元/股的價格,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230萬股。7月13日,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00.00%至228.00%。7月28日,宣佈4億元增資東吳線上,獲得其28%股權,實施“Fintech”轉型戰略。
經常參與定增的某私募人士認為,在目前的市場中,願意按市價接盤的定增機構並不好找,敢於“市價發行、不限售”的公司,對其股價未來走勢肯定有著一定的底氣,否則很難吸引投資者捧場。
認購比例較低
參與“市價增發、不限售”定增的投資者大多為私募和個人,只有當持股比例低於5%時,方能便於隨時拋售,因此一般認購比例不高
參加“市價增發、不限售”的投資者,在認購比例上一般不高,如上述公司定增的認購對象中,只有一家機構認購比例突破公司總股本的5%。
贏時勝一共發行3666.67萬股,除公司實際控制人唐球認購366.67萬股、鎖定36個月外,其餘3300萬無限售股份中,泰達宏利基金認購1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14%,民生加銀基金、深圳新華富時資產、華富基金管理等3家機構分別認購700萬股,均占比4.75%。
鴻利智匯共發行5663.50萬股,建信基金獲配1795.4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7%,而天弘基金、泰達宏利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分別獲配1459.80萬股、1264.63萬股和1143.59萬股,分別占比2.17%、1.88%和1.70%。
記者注意到,參與這種模式定增的投資者大多為私募和個人,只有當持股比例低於5%時,方能便於隨時拋售,從而真正體現出“不限售”的優勢。
某公募經理表示,機構投資者大多對這類定增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收益有限。定增的參與者本來應該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如果散戶化,對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利,也有違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目標。
“不限售”利弊辯
“市價增發、不限售”定增對主流定增參與者吸引力不大,因為流動性不是其首要的追求,盡可能多的折價空間才是其主要訴求
證監會鼓勵“市價發行”,目的是讓再融資行為回歸市場化,杜絕利益輸送等隱患,從而提高市場公平性。可能考慮到現實操作過程的不確定性,證監會給公司預留了一定空間,允許採用“限售”或“不限售”。從目前的實施情況看,多數公司選擇了“市價增發、限售”。如2015年11月完成“市價、不限售”增發的億緯鋰能,今年4月再做定增計畫時,其方案並沒有像此前直接明確為“市價增發、不限售”,而是表示將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限售”或“不限售”。
楊斌認為,將“非公開發行的發行期首日”作為“定價基準日”有不夠周密的地方,即定增價格在方案實施前一直未知,由此擬參與定增的機構最終是否參與存在不確定性。通常情況下,公司都不會選擇“市價增發、不限售”,因為這樣操作的發行風險太大。
從公佈定增預案到最後正式實施,有較長一段時間,股價變化莫測。“如果選擇市價發行,公司就不必再為‘股價倒掛’後如何提振股價而擔憂。”某投行人士認為,不限售有助於維護定增投資者的利益,提高市場化效率,同時也可以體現出公司真正的實力和投資價值。
不過,也有公募經理並不認同這一模式。他認為,對主流的定增參與者而言,流動性不是其首要的追求,盡可能多的折價空間才是其主要的訴求,尤其是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如果這種模式成為主流,上市公司就很難吸引主流投資者參與定增,更不用說吸引戰略投資者參與。另外,很多機構投資者是通過向投資者募資參與定增的,過於短期化,對機構投資者是不利的。這種定價模式對上市公司現有股東是最有利的,因為這種方式對他們的利益攤薄最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