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盤持續調整,卻並未減緩上市公司發起人減持套現的步伐。
繼1月26日晚間,易聯眾(300096.SZ)披露其股東古培堅於1月25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以15.58元/股的價格減持公司640萬股。
1月27日晚間,易聯眾再次發佈公告稱,古培堅於26日以均價16.21元/股再度連續減持615萬股,占總股本的1.43%。
事實上,在1月27日當天,古培堅的減持計畫或依然在繼續實施。
深交所1月27日盤後資訊還表明,易聯眾當日大宗交易成交575萬股,成交金額9343.75萬元,買賣方皆與古培堅今年以來減持的證券營業部相同。
“他(古培堅)之前已經披露了減持股份的計畫,目前計畫正在進行中。”1月27日,易聯眾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其減持走的是大宗交易,沒有違反證監會2016年1號文關於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不得超過總股本1%的規定。”
根據之前有關減持公告,古培堅將在今年7月10日之前實現對易聯眾的清倉計畫,而其系易聯眾發起人和原實際控制人,上市之初持有占易聯眾35.63%的股份。
原實控人已套現18.8億
古培堅準備清倉易聯眾顯得迫不及待。
2015年12月23日,古培堅通過易聯眾發佈公告稱,計畫在2016年1月11日至7月10日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全部所持占易聯眾9.77%的4200萬股。本次減持計畫完成後,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此時,證監會有關“不得減持”規定尚在有效期內,而證監會2015年7月8日作出的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在6個月內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規定,剛好在今年1月11日(1月9日和10日是雙休日)失效。
對於減持套現目的,古培堅的理由自始至終沒有變化:個人投資新專案和理財需要。
公告顯示,在證監會有關“不得減持”規定剛失效的今年1月,古培堅已至少通過3次大宗交易,合計減持約占易聯眾2.98%的1515萬股,套現金額為24113.35萬元。而其所持剩餘的2685萬股中有300萬股被質押,而按照有關安排,這部分股權也將在解除質押後進行減持。
事實上,古培堅此前已有掐點和頂格減持的先例。
2010年7月28日登陸創業板的易聯眾,其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古培堅所持部分的1532萬股於2013年7月29日起解除限售,但當年半年報視窗期剛過,古培堅就通過大宗交易在2013年9月2日和5日合計減持1500萬股,套現23490.5萬元,使之持股比例降至26.91%。
此後,古培堅又在2013年12月26日通過競價交易以24.48元/股減持30萬股,使其當年減持股份比例達到最高限額。
2014年7月22日,其再次以均價20.2元/股減持了占易聯眾0.76%的130萬股。
似乎是為了繞開每年減持不超過所持25%的限制,易聯眾2014年8月12日公告,古培堅辭去董事長並不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而離職後半年內不轉讓所持股份的期限一過,古培堅就開始大肆賣出所持易聯眾股份,從2015年3月18日至5月27日,其分8個交易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1730萬股。
但由於此後股市深幅調整和證監會出臺不得減持相關規定,去意已決的古培堅又採取變通方式,將所持中占易聯眾12.79%的5500萬股,於2015年8月24日作價106865萬元協議轉讓給其繼任者、易聯眾董事長張曦。
從上述資料計算可知,古培堅自其所持股份解除限售以來,已累計減持和轉讓占易聯眾總股本的29.39%,合計套現187997.31萬元,而其所持剩餘股份按1月27日收盤價還有40973.1萬元市值。
實現130倍持股增值
古培堅如此決然“拋棄”易聯眾,其今年1月的減持行為亦引起爭議。
2015年7月9日,易聯眾公告稱,包括董事長張曦、總經理雷彪等在內,將在公司股票複牌後兩個月內合計增持不低於4900.02萬元。
但當年10月27日複牌後,其履行增持承諾卻無動靜,直至即將期滿的12月25日才公告表示,因公司非公開發行事項一直處於推進過程當中,存在未公開披露的內幕資訊,決定對增持承諾延期履行,待相關內幕資訊已披露且不存在其他內幕資訊後的兩個月內增持。
“非公開發行事項目前還在促進當中,自複牌以來至今沒有新的進展。”前述易聯眾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之前有跟深交所溝通過,在定增內幕資訊披露完全釋放之前的敏感期,增持都不妥當。”
可是,存在公司所稱“未公開披露的內幕資訊”的易聯眾,其持股5%以上重要股東並且曾為公司董事長和實際控制人的古培堅,卻在此期間進行了大筆減持套現。
“古培堅不需要遵守這個敏感期的規定,而且他沒有參與公司經營,這些內幕資訊他都是不知情,只是一個持股5%以上股東而已。”上述易聯眾相關人士稱,“公司向互聯網企業轉型正在推動,沒有停下來。”
按照此前公告,易聯眾擬定增再融資56億元投向民生雲、醫療健康雲、智慧金融、支付雲等項目,但其擬引入的大型戰略投資人尚未達成認購意向。而易聯眾於2015年5月28日開市起停牌籌畫此重大事項之後3個月,古培堅才通過轉讓12.79%股權退出實際控制人位置。
而古培堅正在實施的清倉計畫,其背後是極低的持股成本。
公開資料表明,2007年3月20日,時任易聯眾執行董事的古培堅,通過管理層收購的方式,以對價3107萬港元(匯率0.99)獲得易聯眾65%股權。2007年12月29日,古培堅將其持有的14%股權按780.99萬元分別轉讓給5名自然人,之後在2009年2月16日又以540萬元轉讓3.125%股權。
計算可知,扣除兩次出讓股權所得,古培堅所持上市後易聯眾35.63%的持股成本僅為1754.94萬元,但其如今包括減持套現和所持市值已高達22.897億元,實現了逾130倍增值。
在其股權獲得百餘倍增值的另一面,在易聯眾上市前的2009年,其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就達到3144.21萬元。而上市六年後,如今的業績表現卻差強人意,其預計2015年淨利潤為2000萬元-2500萬元。。
繼1月26日晚間,易聯眾(300096.SZ)披露其股東古培堅於1月25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以15.58元/股的價格減持公司640萬股。
1月27日晚間,易聯眾再次發佈公告稱,古培堅於26日以均價16.21元/股再度連續減持615萬股,占總股本的1.43%。
事實上,在1月27日當天,古培堅的減持計畫或依然在繼續實施。
深交所1月27日盤後資訊還表明,易聯眾當日大宗交易成交575萬股,成交金額9343.75萬元,買賣方皆與古培堅今年以來減持的證券營業部相同。
“他(古培堅)之前已經披露了減持股份的計畫,目前計畫正在進行中。”1月27日,易聯眾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其減持走的是大宗交易,沒有違反證監會2016年1號文關於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不得超過總股本1%的規定。”
根據之前有關減持公告,古培堅將在今年7月10日之前實現對易聯眾的清倉計畫,而其系易聯眾發起人和原實際控制人,上市之初持有占易聯眾35.63%的股份。
原實控人已套現18.8億
古培堅準備清倉易聯眾顯得迫不及待。
2015年12月23日,古培堅通過易聯眾發佈公告稱,計畫在2016年1月11日至7月10日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全部所持占易聯眾9.77%的4200萬股。本次減持計畫完成後,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此時,證監會有關“不得減持”規定尚在有效期內,而證監會2015年7月8日作出的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在6個月內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規定,剛好在今年1月11日(1月9日和10日是雙休日)失效。
對於減持套現目的,古培堅的理由自始至終沒有變化:個人投資新專案和理財需要。
公告顯示,在證監會有關“不得減持”規定剛失效的今年1月,古培堅已至少通過3次大宗交易,合計減持約占易聯眾2.98%的1515萬股,套現金額為24113.35萬元。而其所持剩餘的2685萬股中有300萬股被質押,而按照有關安排,這部分股權也將在解除質押後進行減持。
事實上,古培堅此前已有掐點和頂格減持的先例。
2010年7月28日登陸創業板的易聯眾,其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古培堅所持部分的1532萬股於2013年7月29日起解除限售,但當年半年報視窗期剛過,古培堅就通過大宗交易在2013年9月2日和5日合計減持1500萬股,套現23490.5萬元,使之持股比例降至26.91%。
此後,古培堅又在2013年12月26日通過競價交易以24.48元/股減持30萬股,使其當年減持股份比例達到最高限額。
2014年7月22日,其再次以均價20.2元/股減持了占易聯眾0.76%的130萬股。
似乎是為了繞開每年減持不超過所持25%的限制,易聯眾2014年8月12日公告,古培堅辭去董事長並不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而離職後半年內不轉讓所持股份的期限一過,古培堅就開始大肆賣出所持易聯眾股份,從2015年3月18日至5月27日,其分8個交易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1730萬股。
但由於此後股市深幅調整和證監會出臺不得減持相關規定,去意已決的古培堅又採取變通方式,將所持中占易聯眾12.79%的5500萬股,於2015年8月24日作價106865萬元協議轉讓給其繼任者、易聯眾董事長張曦。
從上述資料計算可知,古培堅自其所持股份解除限售以來,已累計減持和轉讓占易聯眾總股本的29.39%,合計套現187997.31萬元,而其所持剩餘股份按1月27日收盤價還有40973.1萬元市值。
實現130倍持股增值
古培堅如此決然“拋棄”易聯眾,其今年1月的減持行為亦引起爭議。
2015年7月9日,易聯眾公告稱,包括董事長張曦、總經理雷彪等在內,將在公司股票複牌後兩個月內合計增持不低於4900.02萬元。
但當年10月27日複牌後,其履行增持承諾卻無動靜,直至即將期滿的12月25日才公告表示,因公司非公開發行事項一直處於推進過程當中,存在未公開披露的內幕資訊,決定對增持承諾延期履行,待相關內幕資訊已披露且不存在其他內幕資訊後的兩個月內增持。
“非公開發行事項目前還在促進當中,自複牌以來至今沒有新的進展。”前述易聯眾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之前有跟深交所溝通過,在定增內幕資訊披露完全釋放之前的敏感期,增持都不妥當。”
可是,存在公司所稱“未公開披露的內幕資訊”的易聯眾,其持股5%以上重要股東並且曾為公司董事長和實際控制人的古培堅,卻在此期間進行了大筆減持套現。
“古培堅不需要遵守這個敏感期的規定,而且他沒有參與公司經營,這些內幕資訊他都是不知情,只是一個持股5%以上股東而已。”上述易聯眾相關人士稱,“公司向互聯網企業轉型正在推動,沒有停下來。”
按照此前公告,易聯眾擬定增再融資56億元投向民生雲、醫療健康雲、智慧金融、支付雲等項目,但其擬引入的大型戰略投資人尚未達成認購意向。而易聯眾於2015年5月28日開市起停牌籌畫此重大事項之後3個月,古培堅才通過轉讓12.79%股權退出實際控制人位置。
而古培堅正在實施的清倉計畫,其背後是極低的持股成本。
公開資料表明,2007年3月20日,時任易聯眾執行董事的古培堅,通過管理層收購的方式,以對價3107萬港元(匯率0.99)獲得易聯眾65%股權。2007年12月29日,古培堅將其持有的14%股權按780.99萬元分別轉讓給5名自然人,之後在2009年2月16日又以540萬元轉讓3.125%股權。
計算可知,扣除兩次出讓股權所得,古培堅所持上市後易聯眾35.63%的持股成本僅為1754.94萬元,但其如今包括減持套現和所持市值已高達22.897億元,實現了逾130倍增值。
在其股權獲得百餘倍增值的另一面,在易聯眾上市前的2009年,其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就達到3144.21萬元。而上市六年後,如今的業績表現卻差強人意,其預計2015年淨利潤為2000萬元-2500萬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