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12月31日,A股市場共有28家第一大股東為高校的上市公司,其總市值由一年前的1878億元飆升至當前的4937億元———在資本市場,“高校系”A股公司憑藉著得天獨厚的科研資源優勢,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經濟導報記者盤點發現,在這28家頭頂“高校系”光環的上市公司中有2家山東公司,分別是山東大學校辦企業山大華特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辦企業石大勝華.
“山大華特2012到2014年,3年淨資產收益率達20.52%,在28家高校系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賺錢效率最高。”北京印刷學院經管學院院長助理劉壽先對導報記者分析稱。
同樣,另一隻魯股石大勝華也很出彩。作為28家“高校系”上市公司中最年輕的一員,石大勝華去年5月29日上市後,股價從6.51元一路飆升至年底的42.25元,可謂最受投資者追捧的“高校系”上市公司。
得天獨厚
“高校系”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一個特殊的群體,它們由高校牽頭建立,實際控制人為知名高校,主要職能為推進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所以天生就自帶資本市場所青睞的各種概念與故事。
雖說“高校系”上市公司數量不多,但其在A股市場的時間卻並不短暫。資料顯示,最早跨入資本市場的是復旦大學的復旦複華,該股於1993年初登陸上交所。上海交通大學的新南洋緊隨其後,于同年6月上市。自這兩家企業開了上市先河後,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創辦的企業也紛紛搶灘A股。
“高校系上市公司數量在最高峰時超過40家,但在2006到2010年左右,先後有10餘家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退出‘高校系’行列,主要方式是轉讓控股權。”劉壽先表示,如今,這一數量暫時穩定為28家。
導報記者盤點發現,由於背靠知名院校的科研實力,這些高校控股公司的主營業務大多數以資訊技術、電子通信為主,比如紫光股份、方正科技、同方股份等。
此外,醫藥生物類校企也佔據了很大比重。除多次進行資本運作而被市場所熟知的北大醫藥外,山大華特、達安基因等也在經營著相關業務。無論是人才、技術還是臨床經驗,下轄多家附屬醫院的高校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魯股搶眼
上述兩隻“高校系”魯股,其表現也格外惹眼。
山大華特儘管盤面不大———市值僅為63億元(截至2015年底),但其2012至2014年3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達到20.52%,排名第一,賺錢效率最高。
另外,2015前3季度,山大華特淨資產收益率為8.05%,在28家“高校系”公司中暫列第五。實現淨利潤8308.42萬元,經營業績可圈可點。
從其股東來看,截至2015年三季報,山東山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位居第一大股東,持有3884.18萬股,占流通股本的比例為21.55%。
石大勝華2015年5月29日上市後,至年底儘管只有7個月,其股價卻已上漲549%。截至2015年年底,石大勝華市值已達86億元。2015前3季度石大勝華淨資產收益率為3.36%,2012至2014年3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9.80%。
導報記者查悉,青島中石大控股有限公司為其第一大股東,持有5718.44萬股,占流通股本比例為28.21%。該公司即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組建的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分化突圍
在A股市場,“高校系”板塊格外引人注目。這些公司在上市之初,依靠高校在技術創新和專利佈局方面的優勢,在政策扶持、人才引進、技術專利等方面優勢明顯,逐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也出現了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然而,近年來“高校系”上市公司及其母體高校由於受制於多種因素,大量創新成果成了“沉睡的專利”,部分公司經濟效益出現下滑態勢。
事實上,囿於體制、管理運作等方面的不足,我國科研成果與產業、市場脫節十分嚴重。統計顯示,28家“高校系”上市公司經營分化,淨資產收益率達標(近3年平均6%)的僅為13家。
拿復旦複華來說,雖然該公司是第一家登陸A股的“高校系”公司,但如今已然成為“沒落的貴族”———2012至2014年3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4.57%,2015年前3季度淨資產收益率為4.85%,經營狀況堪憂。
另外27家公司的業績也良莠不齊。同方股份、方正證券等近3年累計淨利潤超過20億元,而北大醫藥等公司自2014年起連續出現虧損且虧損幅度呈幾何倍數增大。此外,業績在虧損與略微盈利之間徘徊的公司不在少數。
“高校屬於事業單位,人事關係錯綜複雜,企業經營不夠靈活,管理層激勵不到位,這也導致了企業在發展和創新方面不足。此外,高校科研成果轉換成專利的內部篩選機制,中間環節過多,也造成很多好項目不能脫穎而出。”一位元業界人士對導報記者表示,如今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高校系”上市公司“去高校化”市場運作迫在眉睫。校企改革首先應解決股權激勵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劉壽先看來,只有“學校的歸學校,企業的歸企業”,“高校系”上市公司才能煥發活力,深藏校中的專利技術也才能真正“變現”。此外,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和科技型企業在資本市場受到持續熱捧,這些“知本”型上市公司或迎來進一步的分化和突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