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標的資產“變臉”迅速 上市公司頻頻叫停並購重組

中国证券网
2015-12-17 09:52

已收藏

隨著2015年即將收官,上市公司重組面臨的問題也有了新變化:從上市公司“追債”重組標的方、不惜對簿公堂來討要標的資產業績不達標的補償,變化為重組方案出爐僅數月,標的資產業績便提前發生變臉。在此背景下,近期頻頻有上市公司叫停籌畫已久的資產重組。

業績不達標觸發補償承諾

今年上半年時,滬深兩市多次發生重組標的實際業績遠不及承諾業績的情況。根據公告梳理,奧普光電、東華能源、渤海租賃、廣州浪奇、海立美達、佳電股份、江淮動力、金利科技、久其軟體、三川股份、新華醫療等50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並購重組相關資產2014年業績未達預期,由此觸發相應補償機制。

這其中業績缺口較大的當屬江淮動力,公司2012年收購明鑫煤炭,而明鑫煤炭財務資料顯示,2014年淨利潤為2427.20萬元,僅為相關交易方承諾業績9000萬元的26.97%,未能兌現業績承諾,業績缺口達到6500萬元。

由S舜元股改、改名而來的盈方微也遇到此尷尬,公司在今年4月已收到控股股東支付的2014年度業績承諾補償款,涉及金額5067萬元。

在重組不達標案例中,上述公司尚可以拿到補償,但一些重組方做了承諾,卻出現無力補償的情況,有的公司乾脆選擇對簿公堂。如:金利科技重組標的宇瀚光電2013年的業績承諾並未實現,宇瀚光電的前股東康銓投資需以認購股份和現金進行補償,卻拖延一年時間仍不兌現承諾,無奈之下,金利科技將承諾方告上法庭。同樣因業績承諾的問題,2014年底,宏達新材對此前收購的城市之光原股東方提起訴訟。

標的業績不濟承諾額存水分

重組標的方初期預測總是花紅柳綠、一片大好,但實際情況卻是,承諾業績值與實際值差距甚遠。華昌達便是典型的案例,該公司2015年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停牌中度過的,即便如此,費神費力籌畫出爐的重組方案卻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土崩瓦解”,原因便是重組標的業績提前發生變臉。

而類似于華昌達的情況,在近段時間頻頻發生。今年3月20日IPO上市的騰龍股份,其登陸資本市場僅5個月便火速籌畫重組,不過經過近兩個月的停牌,該重組計畫流產,原因也是重組標的業績變臉。

有的公司是主動交代重組標的變臉,而有的公司重組則是被監管層“點名”,並要求公司說明資產盈利預測的合理性。兩月前,萬訊自控披露重組草案,據草案披露,標的方承諾2015年至2018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稅後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300萬元、5850萬元、6450萬元和7000萬元。但對於此方案,深交所向萬訊自控發出問詢函,要求補充披露標的公司2015年至2018年盈利預測的合理性。

但萬訊自控前腳向深交所 “釋疑”,後腳便主動叫停了重組,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市場競爭情況、客戶需求等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標的資產近期數個重要的投標項目均未中標。”不難看出,重組之所以終止,最終還是歸於重組標的資產業績變臉的問題。

面對上述情況,有市場人士表示,在業績承諾的約束下,承諾方多在規定期限內做了業績補償,避免了對上市公司造成相關壓力,但也難以避免上市公司為追討補償出現對簿公堂的情況。故事開頭總是美好的,投資者應警惕為重組護航的假承諾,不要單純的被數位所蒙蔽。(大眾證券報)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