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貿11月30日晚發佈公告,上海物貿無錫金屬材料分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物貿爐料有限公司近60萬噸鉻礦交給明邁特保管一年之後,突然被後者挪為己用,目前僅剩24萬噸,損失價值約5億元。
A股再現奇聞。繼獐子島(002069.SZ)8億元扇貝失蹤之後,“連續四年虛增利潤被罰”的上海物貿(600822.SH)價值5億元的鉻礦不翼而飛。
不過此次不是天災,而是上海物貿的“管家”山西省絳縣明邁特有限公司(下稱“明邁特”),將30多萬噸鉻礦挪為己用。等到上海物貿11月30日發現之時,距離委託保管已有一年之久。
“你說可能嗎?30多萬噸礦要裝100多個火車專列,不翼而飛要”飛“多久?”12月1日,明邁特一位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上海物貿不知情的說法很難讓人信服,其實是害怕承擔責任。
這位在明邁特公司多年的人士說,儲存鉻礦的倉庫主要位於江蘇連雲港、山西絳縣,上海物貿內部的少數人對於這批鉻礦的挪用應該是知情的。
對此,上海物貿證券部不願對此置評,表示還在與明邁特進一步交涉,將採取司法程式在內的一切可用措施,追回公司損失。
而在12月1日晚間,上交所就公司上述有關存貨缺失事項發出問詢函,要求其補充披露上述存貨形成的時間和原因,核查的具體過程,以及該等鉻礦自2014年12月存放以來的具體狀態,並同時要求公司判斷該事件對公司當期及以往財務成果的影響,並補充披露公司董事會對該事件擬採取的對策,還要求充分揭示存貨缺失事項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業績帶來的風險。
“騰挪”或用時半年
上海物貿11月30日晚發佈公告,上海物貿無錫金屬材料分公司(下稱“無錫金屬材料”)、控股子公司上海物貿爐料有限公司(下稱“物貿爐料”)近60萬噸鉻礦交給明邁特保管一年之後,突然被後者挪為己用,目前僅剩24萬噸,損失價值約5億元。
根據2014年12月無錫金屬材料、物貿爐料與“管家”明邁特分別簽訂的倉庫租賃及存貨保管合,後者對存貨承擔保管責任。
孰料,上海物貿今年11月30日檢查時發現,帳面記錄為57.25萬噸的鉻礦,經公司檢查人員初步盤查僅剩下約24萬噸,造成約5億元的價值損失。
“對方口頭回復稱缺失部分系已投入山西明邁特自身的生產中使用。”上海物貿11月30日晚稱,公司業務部門在當天進行日常存貨檢查時才發現了上述異常。
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也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這是業務部門在今年11月開展的存貨日常檢查,公司發現異常後就立即進行了披露,前述兩家公司之外的企業也受到了檢查。
對此,前述在明邁特工作多年的人士說,上海物貿蒙在鼓裡的可能性很小。
“是30萬噸,那可不是三千噸、五千噸。”他簡單地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個火車專列有50節車廂,每節車廂拉60噸,那一個專列也只能拉3000噸。如果一天一個專列,要拉三個多月;如果兩天一個火車專列,得拉半年之久。
如按照這一速度,也就是說在至少僅在託管後不到半年時間裡,明邁特便開始偷偷“挪用”上市公司的有關資產。
“現在出事了,都不敢承擔責任。”這位明邁特的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明邁特的倉庫主要是在江蘇連雲港、山西絳縣,上海物貿內部的少部分人其實對此是知情的。
安徽一位會計從業人員也對“30萬噸鉻礦被挪用”的說法感到不解。他說,上海物貿雖然採取的是永續盤存制,但是一般對庫存品都要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實地盤點,以便核對帳存數和實存數是否相符。
“內控去哪裡了?門衛去哪裡了?”投資者在社交平臺上也不斷詰問。上海物貿證券部未能正面回答多久進行存貨實地盤點的問題,表示會在後續公告中披露最新進展。明邁特則在發稿時,仍未回復採訪請求。
當期利潤或驟降
去年10月,獐子島的扇貝失蹤之後,公司對105.64萬畝帳面價值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本輪採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帳面價值為3.01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2.83億元。
在扣除按15%的所得稅率計算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之後,上述事項致使獐子島2014年淨利潤減少8.65億元。那麼對於前三季度已經虧損6.18億元的上海物貿來說,價值5億元的存貨被挪用,又意味著什麼?
上海一位不願具名的高級會計註冊師說,存貨作為一種流動資產,其損失將導致公司總資產減少。對於利潤表而言,這種存貨損失一般列示是營業外支出,將導致公司當期利潤減少。
知名財稅專家馬靖昊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說,目前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損失的處理放在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年末時,一般要及時處理“待處理財產損益”,成為一種營業外支出,減少當期利潤。但也有的企業,年末仍將“待處理財產損益”繼續放在資產裡面,就不影響當期利潤,由此掩蓋企業的損失。
上海物貿暫未披露相關資訊,表示會採取包括司法程式在內的一切可用措施,追回公司損失。
從11月30日晚發佈的公告看,上海物貿控股子公司物貿爐料損失比分公司嚴重。前者被挪用29.92萬噸,後者被挪用3.33萬噸。
這或與“管家”明邁特另一特殊身份有關,上海物貿持有物貿爐料51%的股份,而持有其剩餘49%股權的則正是明邁特。
A股再現奇聞。繼獐子島(002069.SZ)8億元扇貝失蹤之後,“連續四年虛增利潤被罰”的上海物貿(600822.SH)價值5億元的鉻礦不翼而飛。
不過此次不是天災,而是上海物貿的“管家”山西省絳縣明邁特有限公司(下稱“明邁特”),將30多萬噸鉻礦挪為己用。等到上海物貿11月30日發現之時,距離委託保管已有一年之久。
“你說可能嗎?30多萬噸礦要裝100多個火車專列,不翼而飛要”飛“多久?”12月1日,明邁特一位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上海物貿不知情的說法很難讓人信服,其實是害怕承擔責任。
這位在明邁特公司多年的人士說,儲存鉻礦的倉庫主要位於江蘇連雲港、山西絳縣,上海物貿內部的少數人對於這批鉻礦的挪用應該是知情的。
對此,上海物貿證券部不願對此置評,表示還在與明邁特進一步交涉,將採取司法程式在內的一切可用措施,追回公司損失。
而在12月1日晚間,上交所就公司上述有關存貨缺失事項發出問詢函,要求其補充披露上述存貨形成的時間和原因,核查的具體過程,以及該等鉻礦自2014年12月存放以來的具體狀態,並同時要求公司判斷該事件對公司當期及以往財務成果的影響,並補充披露公司董事會對該事件擬採取的對策,還要求充分揭示存貨缺失事項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業績帶來的風險。
“騰挪”或用時半年
上海物貿11月30日晚發佈公告,上海物貿無錫金屬材料分公司(下稱“無錫金屬材料”)、控股子公司上海物貿爐料有限公司(下稱“物貿爐料”)近60萬噸鉻礦交給明邁特保管一年之後,突然被後者挪為己用,目前僅剩24萬噸,損失價值約5億元。
根據2014年12月無錫金屬材料、物貿爐料與“管家”明邁特分別簽訂的倉庫租賃及存貨保管合,後者對存貨承擔保管責任。
孰料,上海物貿今年11月30日檢查時發現,帳面記錄為57.25萬噸的鉻礦,經公司檢查人員初步盤查僅剩下約24萬噸,造成約5億元的價值損失。
“對方口頭回復稱缺失部分系已投入山西明邁特自身的生產中使用。”上海物貿11月30日晚稱,公司業務部門在當天進行日常存貨檢查時才發現了上述異常。
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也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這是業務部門在今年11月開展的存貨日常檢查,公司發現異常後就立即進行了披露,前述兩家公司之外的企業也受到了檢查。
對此,前述在明邁特工作多年的人士說,上海物貿蒙在鼓裡的可能性很小。
“是30萬噸,那可不是三千噸、五千噸。”他簡單地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個火車專列有50節車廂,每節車廂拉60噸,那一個專列也只能拉3000噸。如果一天一個專列,要拉三個多月;如果兩天一個火車專列,得拉半年之久。
如按照這一速度,也就是說在至少僅在託管後不到半年時間裡,明邁特便開始偷偷“挪用”上市公司的有關資產。
“現在出事了,都不敢承擔責任。”這位明邁特的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明邁特的倉庫主要是在江蘇連雲港、山西絳縣,上海物貿內部的少部分人其實對此是知情的。
安徽一位會計從業人員也對“30萬噸鉻礦被挪用”的說法感到不解。他說,上海物貿雖然採取的是永續盤存制,但是一般對庫存品都要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實地盤點,以便核對帳存數和實存數是否相符。
“內控去哪裡了?門衛去哪裡了?”投資者在社交平臺上也不斷詰問。上海物貿證券部未能正面回答多久進行存貨實地盤點的問題,表示會在後續公告中披露最新進展。明邁特則在發稿時,仍未回復採訪請求。
當期利潤或驟降
去年10月,獐子島的扇貝失蹤之後,公司對105.64萬畝帳面價值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本輪採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帳面價值為3.01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2.83億元。
在扣除按15%的所得稅率計算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之後,上述事項致使獐子島2014年淨利潤減少8.65億元。那麼對於前三季度已經虧損6.18億元的上海物貿來說,價值5億元的存貨被挪用,又意味著什麼?
上海一位不願具名的高級會計註冊師說,存貨作為一種流動資產,其損失將導致公司總資產減少。對於利潤表而言,這種存貨損失一般列示是營業外支出,將導致公司當期利潤減少。
知名財稅專家馬靖昊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說,目前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損失的處理放在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年末時,一般要及時處理“待處理財產損益”,成為一種營業外支出,減少當期利潤。但也有的企業,年末仍將“待處理財產損益”繼續放在資產裡面,就不影響當期利潤,由此掩蓋企業的損失。
上海物貿暫未披露相關資訊,表示會採取包括司法程式在內的一切可用措施,追回公司損失。
從11月30日晚發佈的公告看,上海物貿控股子公司物貿爐料損失比分公司嚴重。前者被挪用29.92萬噸,後者被挪用3.33萬噸。
這或與“管家”明邁特另一特殊身份有關,上海物貿持有物貿爐料51%的股份,而持有其剩餘49%股權的則正是明邁特。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