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安邦保險、太平洋人壽、泰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珠江人壽等險企均與房企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
在地產公司涉足保險業的同時,保險業也在跨界地產業。《證券日報》記者據地產公司公告資訊統計發現,目前,共有17家險企現身28只滬深地產股前十大股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保險公司進軍房地產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通過債權、股權投資的方式介入房地產;二是通過購置商業地產、物業獲取租金回報,為運營這些自用物業,這類險企通常設立房地產子公司。
鍾情地產公司
從保險公司對房地產業債權、股權的投資形式來看,儘管國家逐步放開險資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限制,但根據《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與《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的規定,保險公司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不得投資開發或者銷售商業住宅,這意味著險資更多是以投資者的角色分享房地產行業的成長收益。尤其是近年來,險資佈局房地行業愈發明顯,從幕後的財務投資角色現在已走向台前合夥人角色。
股權投資方面,統計顯示,金地集團成為最受險資追捧的地產股,其前十大股東中,保險公司最多。資料顯示,金地集團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有7個為保險資金帳戶,涉及保險公司包括富德生命人壽(帳戶列第一、六、八大股東)、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天安財險、華夏保險。公開資料顯示,富德生命人壽曾在2013年的1月25日至2014年4月21日先後四度舉牌金地集團,最終成為第一大股東。
另外,萬科A的第四大股東與第十大股東均為前海人壽;新湖中寶的第五大與第八大股東分別為前海人壽與國華人壽;金融街的第二大與第三大股東分別為安邦旗下的和諧健康與安邦人壽;鳳凰股份的第二大與第六大股東均為前海人壽。
從保險公司來看,天安人壽、前海人壽、華夏保險、國華人壽、安邦保險等公司均現身4家以上不同房地產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中國人壽現身南國置業與魯商置業的第八大股東與第九大股東;泰康人壽分別現身南京高科、陽光股份、藍光發展的第六、七、八大股東;陽光人壽與陽光財險分別為京投銀泰的第四大股東與第九大股東。
此外,港股市場地產股中,中國平安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新華保險為方興地產第二大股東。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險資入股房企,主要出於三個原因。首先,從險資資產負債匹配的原則看,保險資金必須尋找投資期限匹配且投資收益較高的專案;其次,是希望捕獲房企內部的一些客戶,比如目前不少房企涉足養老地產,險資入股後,可以把房企置業者的潛在養老需求挖掘,方便險企獲客;再者,險資入股房企,本質上是希望擴大資管規模,從房地產公司架構的特殊性看,因為其有很多項目公司,所以入股後,不排除後續對部分專案公司進行業務調整。
同時,根據安居客的監測,目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安邦保險、太平洋人壽、泰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珠江人壽等險企均與房企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如保利地產於11月6日宣佈與太平人壽簽署合作協定,將圍繞健康養老產業展開跨界合作。
頻設地產公司
購置地產物業方面,近年來,險企新增的涉及房地產開發運營的子公司也在增多。根據媒體的報導,去年有超過20家保險公司合計控制了超過100家非保險類子公司,這些非保險類子公司中最多的並不是銀行、也不是基金公司,而是房地產類公司,地產公司的數量超過50家,佔據所有子公司的半壁江山。
這類地產公司主要集中在以上市險企為主的保險集團,《證券日報》統計顯示,四大險企去年涉房子公司數量由16家增至30家。其中,中國平安涉房子公司包括深圳平安商用置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平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平安好房(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瀋陽盛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桐鄉平安投資有限公司等公司;新華保險的涉房子公司包括尚穀置業、檀州置業、廣州粵融、紫金世紀、海南養老等公司;中國太保的涉房子公司包括太保房產、新匯房產、和匯房產、天津隆融等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險企也加大海外房地產投資力度,房產投資諮詢和服務機構仲量聯行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的海外房地產投資同比激增50%,達到156億美元。投資主體也越來越多元化,保險公司成為重要的新生力量。相較去年的試水,“險資出海”已逐漸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收購交易宗數和金額再創新高,而保險資金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安邦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陽光保險收購紐約巴卡拉酒店;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聯手鐵獅門,斥資5億美元收購波士頓4號碼頭地產項目;中國人壽還與卡塔爾控股公司聯合出資收購了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的10 Upper Bank Street大樓等。
在地產公司涉足保險業的同時,保險業也在跨界地產業。《證券日報》記者據地產公司公告資訊統計發現,目前,共有17家險企現身28只滬深地產股前十大股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保險公司進軍房地產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通過債權、股權投資的方式介入房地產;二是通過購置商業地產、物業獲取租金回報,為運營這些自用物業,這類險企通常設立房地產子公司。
鍾情地產公司
從保險公司對房地產業債權、股權的投資形式來看,儘管國家逐步放開險資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限制,但根據《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與《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的規定,保險公司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不得投資開發或者銷售商業住宅,這意味著險資更多是以投資者的角色分享房地產行業的成長收益。尤其是近年來,險資佈局房地行業愈發明顯,從幕後的財務投資角色現在已走向台前合夥人角色。
股權投資方面,統計顯示,金地集團成為最受險資追捧的地產股,其前十大股東中,保險公司最多。資料顯示,金地集團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有7個為保險資金帳戶,涉及保險公司包括富德生命人壽(帳戶列第一、六、八大股東)、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天安財險、華夏保險。公開資料顯示,富德生命人壽曾在2013年的1月25日至2014年4月21日先後四度舉牌金地集團,最終成為第一大股東。
另外,萬科A的第四大股東與第十大股東均為前海人壽;新湖中寶的第五大與第八大股東分別為前海人壽與國華人壽;金融街的第二大與第三大股東分別為安邦旗下的和諧健康與安邦人壽;鳳凰股份的第二大與第六大股東均為前海人壽。
從保險公司來看,天安人壽、前海人壽、華夏保險、國華人壽、安邦保險等公司均現身4家以上不同房地產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中國人壽現身南國置業與魯商置業的第八大股東與第九大股東;泰康人壽分別現身南京高科、陽光股份、藍光發展的第六、七、八大股東;陽光人壽與陽光財險分別為京投銀泰的第四大股東與第九大股東。
此外,港股市場地產股中,中國平安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新華保險為方興地產第二大股東。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險資入股房企,主要出於三個原因。首先,從險資資產負債匹配的原則看,保險資金必須尋找投資期限匹配且投資收益較高的專案;其次,是希望捕獲房企內部的一些客戶,比如目前不少房企涉足養老地產,險資入股後,可以把房企置業者的潛在養老需求挖掘,方便險企獲客;再者,險資入股房企,本質上是希望擴大資管規模,從房地產公司架構的特殊性看,因為其有很多項目公司,所以入股後,不排除後續對部分專案公司進行業務調整。
同時,根據安居客的監測,目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安邦保險、太平洋人壽、泰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珠江人壽等險企均與房企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如保利地產於11月6日宣佈與太平人壽簽署合作協定,將圍繞健康養老產業展開跨界合作。
頻設地產公司
購置地產物業方面,近年來,險企新增的涉及房地產開發運營的子公司也在增多。根據媒體的報導,去年有超過20家保險公司合計控制了超過100家非保險類子公司,這些非保險類子公司中最多的並不是銀行、也不是基金公司,而是房地產類公司,地產公司的數量超過50家,佔據所有子公司的半壁江山。
這類地產公司主要集中在以上市險企為主的保險集團,《證券日報》統計顯示,四大險企去年涉房子公司數量由16家增至30家。其中,中國平安涉房子公司包括深圳平安商用置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平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平安好房(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瀋陽盛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桐鄉平安投資有限公司等公司;新華保險的涉房子公司包括尚穀置業、檀州置業、廣州粵融、紫金世紀、海南養老等公司;中國太保的涉房子公司包括太保房產、新匯房產、和匯房產、天津隆融等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險企也加大海外房地產投資力度,房產投資諮詢和服務機構仲量聯行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的海外房地產投資同比激增50%,達到156億美元。投資主體也越來越多元化,保險公司成為重要的新生力量。相較去年的試水,“險資出海”已逐漸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收購交易宗數和金額再創新高,而保險資金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安邦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陽光保險收購紐約巴卡拉酒店;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聯手鐵獅門,斥資5億美元收購波士頓4號碼頭地產項目;中國人壽還與卡塔爾控股公司聯合出資收購了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的10 Upper Bank Street大樓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