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17個月,劉聰從中百集團(000759.SZ)董事長職位上卸任。在此之前,中百集團原常務副總王純出任武漢中商(000785)總經理,武漢國資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管理層再度迎來一波更迭。
劉聰短暫的掌舵期內,中百集團大幅壓縮贏利不佳門店,同時在股權多元化方面進行試水,但這些並未改變中百集團利潤下滑的局面。
今年以來,隨著國資改革的不斷深化,作為武漢國資旗下核心重要資產,三家上市公司試水打通管理層體系,為下一階段的國資改革做準備。
不過改革也很難一蹴而就,10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多位元權威人士處交叉獲悉,此前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的重組估計會正式放棄,而武漢中商這一上市公司中,可能會新增武漢國資系旗下其他資產或另作處理。但這一消息尚未經過武漢國資委方面確認。
重組方案或生變
10月13日,中百集團發佈公告稱,因工作原因,公司董事、董事長劉聰先生已遞交書面辭職報告,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而公司第一大股東武漢商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薦張錦松為公司董事、 董事長候選人。張錦松曾是中百集團總經理,早在2014年下半年,其被調離中百集團擔任武漢國資旗下一家創投公司擔任董事長,如今回歸後,其位升一級,擔綱中百集團一把手。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9月,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中百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王純出任武漢中商總經理,至此,王純的職業生涯經歷了從鄂武商、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三家湖北上市商業公司。
“武漢國資對三家商業上市公司的改革思路或是欲促進三者的重組整合。”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指出,武漢國資旗下的三家上市商業公司長期以來同質化競爭嚴重,三家公司的利潤空間都受到較大擠壓。
郭凡禮表示,三家公司進行重組,有利於提高運營效率,擴大利潤空間。今年國企改革受到政府高度重視,而重組是國企改革的重要途徑,有如此頻繁的高管變動或主要是為了三家公司重組做準備。
此前,武漢國資系曾耗時7年左右的時間,促進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的吸收合併,但最終以失敗告終。“目前,這一重組方案基本被放棄了。”一位武漢國資系權威人士透露,也就是說,武漢中商與中百集團的重組基本宣告放棄。
但這並非“終點”,“三家商業類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還未消除”,武漢本土一商業人士也透露,事實上,上一輪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的重組實際進展並不大,當下,全國範圍內的國企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三家上市公司在同業競爭的壓力下,會繼續推動改革,有消息稱,放棄與中百集團的重組後,武漢中商可能被注入武漢國資旗下一些其他資產,或帶來主業的變更。不過,這一說法尚未得到武漢國資系和公司方面的證實。
而回顧以前的重組,未能順利推行的一個重要阻礙之一則是管理層相互之間的融合性較差“,這些企業管理層都是公司的創業階段的領導者,難以接受被其他同業合併,”上述人士透露,因此,這種管理層的障礙,也導致此前的重組進展較慢。為了打破這種障礙,武漢國資系將劉聰調任中百集團,此後,王純又進入武漢中商,“其中一層目的就是希望能打破各企業之間的人員相互融合度不夠的困局”。
劉聰執掌中百集團時間不長,但公司的業務轉型已然啟動。
作為曾經以規模取勝的老牌零售企業,劉聰上任不久後,啟動了持續性門店清理和升級,並逐步關閉部分非盈利門店,其整理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倉儲業態。公司公告資料透露,截至2014年年底,中百集團關閉7家倉儲超市,2015年上半年再度關掉扭虧無望倉儲門店13家,這段時期內,公司新增門店數量少於關閉門店,總體門店規模壓縮。
劉聰祭出的第二把板斧則是逐步剝離不良資產。2014年2月,中百集團將其子公司武漢中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持有的襄陽中興商業(000715)有限公司100%股權出讓。當年6月,中百集團再度將旗下子公司所持有的武漢中百商業網點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出讓,正式放棄公司籌畫多年的武漢市江夏區的百貨項目。
更加引發市場關注的則是中百集團從以往的股權“封閉”進入到股權多元化階段,“無論迫於無奈還是主動接納”,上述人士指出,中百集團的二股東新增永輝超市(601933),兩者之間進行了戰略層面的合作,雙方在聯合採購方面試水,並進行了部分商品的全面對接,此外,公司還在更廣範圍內推進聯合採購,這是以往的中百集團的機制內無法做到的事情。
但這些突破以往的變革並未給中百集團帶來預料中的業績改善,公司淨利潤還首度降為負值。
今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06億元,同比減少1.68%,利潤總額0.53億元,同比下降64.34%,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0.22億元,同比下降78.41%。而公司三季度報中還預計,期內公司淨利潤約為虧損 1000 萬元至 2000 萬元。
郭凡禮也坦言,在當下互聯網衝擊下,中百集團的轉型思路主要是聯手外資、民資、電商企業,在與這些企業的合作中尋求優勢互補,產生協同效應。中百集團雖曾牽手永旺、三菱兩大日本財團,引進永輝超市,並積極與京東到家進行合作共建O2O平臺,但是由於市場消費較為疲軟,這些轉型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未來中百存在的問題仍然包括如何開拓互聯網管道,以及如何進行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也就是說,作為繼任者,張錦松身上還將擔負重任。
劉聰短暫的掌舵期內,中百集團大幅壓縮贏利不佳門店,同時在股權多元化方面進行試水,但這些並未改變中百集團利潤下滑的局面。
今年以來,隨著國資改革的不斷深化,作為武漢國資旗下核心重要資產,三家上市公司試水打通管理層體系,為下一階段的國資改革做準備。
不過改革也很難一蹴而就,10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多位元權威人士處交叉獲悉,此前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的重組估計會正式放棄,而武漢中商這一上市公司中,可能會新增武漢國資系旗下其他資產或另作處理。但這一消息尚未經過武漢國資委方面確認。
重組方案或生變
10月13日,中百集團發佈公告稱,因工作原因,公司董事、董事長劉聰先生已遞交書面辭職報告,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而公司第一大股東武漢商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薦張錦松為公司董事、 董事長候選人。張錦松曾是中百集團總經理,早在2014年下半年,其被調離中百集團擔任武漢國資旗下一家創投公司擔任董事長,如今回歸後,其位升一級,擔綱中百集團一把手。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9月,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中百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王純出任武漢中商總經理,至此,王純的職業生涯經歷了從鄂武商、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三家湖北上市商業公司。
“武漢國資對三家商業上市公司的改革思路或是欲促進三者的重組整合。”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指出,武漢國資旗下的三家上市商業公司長期以來同質化競爭嚴重,三家公司的利潤空間都受到較大擠壓。
郭凡禮表示,三家公司進行重組,有利於提高運營效率,擴大利潤空間。今年國企改革受到政府高度重視,而重組是國企改革的重要途徑,有如此頻繁的高管變動或主要是為了三家公司重組做準備。
此前,武漢國資系曾耗時7年左右的時間,促進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的吸收合併,但最終以失敗告終。“目前,這一重組方案基本被放棄了。”一位武漢國資系權威人士透露,也就是說,武漢中商與中百集團的重組基本宣告放棄。
但這並非“終點”,“三家商業類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還未消除”,武漢本土一商業人士也透露,事實上,上一輪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的重組實際進展並不大,當下,全國範圍內的國企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三家上市公司在同業競爭的壓力下,會繼續推動改革,有消息稱,放棄與中百集團的重組後,武漢中商可能被注入武漢國資旗下一些其他資產,或帶來主業的變更。不過,這一說法尚未得到武漢國資系和公司方面的證實。
而回顧以前的重組,未能順利推行的一個重要阻礙之一則是管理層相互之間的融合性較差“,這些企業管理層都是公司的創業階段的領導者,難以接受被其他同業合併,”上述人士透露,因此,這種管理層的障礙,也導致此前的重組進展較慢。為了打破這種障礙,武漢國資系將劉聰調任中百集團,此後,王純又進入武漢中商,“其中一層目的就是希望能打破各企業之間的人員相互融合度不夠的困局”。
劉聰執掌中百集團時間不長,但公司的業務轉型已然啟動。
作為曾經以規模取勝的老牌零售企業,劉聰上任不久後,啟動了持續性門店清理和升級,並逐步關閉部分非盈利門店,其整理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倉儲業態。公司公告資料透露,截至2014年年底,中百集團關閉7家倉儲超市,2015年上半年再度關掉扭虧無望倉儲門店13家,這段時期內,公司新增門店數量少於關閉門店,總體門店規模壓縮。
劉聰祭出的第二把板斧則是逐步剝離不良資產。2014年2月,中百集團將其子公司武漢中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持有的襄陽中興商業(000715)有限公司100%股權出讓。當年6月,中百集團再度將旗下子公司所持有的武漢中百商業網點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出讓,正式放棄公司籌畫多年的武漢市江夏區的百貨項目。
更加引發市場關注的則是中百集團從以往的股權“封閉”進入到股權多元化階段,“無論迫於無奈還是主動接納”,上述人士指出,中百集團的二股東新增永輝超市(601933),兩者之間進行了戰略層面的合作,雙方在聯合採購方面試水,並進行了部分商品的全面對接,此外,公司還在更廣範圍內推進聯合採購,這是以往的中百集團的機制內無法做到的事情。
但這些突破以往的變革並未給中百集團帶來預料中的業績改善,公司淨利潤還首度降為負值。
今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06億元,同比減少1.68%,利潤總額0.53億元,同比下降64.34%,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0.22億元,同比下降78.41%。而公司三季度報中還預計,期內公司淨利潤約為虧損 1000 萬元至 2000 萬元。
郭凡禮也坦言,在當下互聯網衝擊下,中百集團的轉型思路主要是聯手外資、民資、電商企業,在與這些企業的合作中尋求優勢互補,產生協同效應。中百集團雖曾牽手永旺、三菱兩大日本財團,引進永輝超市,並積極與京東到家進行合作共建O2O平臺,但是由於市場消費較為疲軟,這些轉型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未來中百存在的問題仍然包括如何開拓互聯網管道,以及如何進行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也就是說,作為繼任者,張錦松身上還將擔負重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