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七喜控股半月漲幅翻番 誰是下一個“高顏值”殼資源

中国证券网
2015-09-21 11:10

已收藏


進入9月以來,雖然殺傷力爆表的連續急跌再未出現,但是明顯萎縮的成交量說明市場信心依舊無比脆弱。然而正是在這樣極度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以七喜控股為代表的借殼上市題材股,卻表現出了令人側目的賺錢效應,讓很多投資者心中出現了同一個疑問:誰將是下一個七喜控股?

借殼題材逆勢逞強

急轉直下的股市,讓絕大多數投資者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即使進入低位盤整的9月後,兩市個股依舊是跌多漲少。在逾1800只下跌股中,約230只個股跌幅超過20%(含20%)。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9月以來唯一一隻漲幅超過100%的七喜控股,自然而然地就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七喜控股5月初停牌時,滬指尚處在4500點一線,但在公司複牌的9月2日,滬指卻一度跌至3000點附近。七喜控股複牌當日用“一”字漲停輕描淡寫地化解了巨大的補跌壓力,也從此走上了連續七漲停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七喜控股在9月15日突然遭遇跌停,但這次調整反倒激起了炒作資金的“凶性”,之後七喜控股連漲3日。

從9月2日複牌算起,到上週五收盤,七喜控股的區間漲幅已經達到109%,毫無爭議地霸佔了兩市月漲幅第一的“寶座”。而在七喜控股股價逆勢走強的背後,分眾傳媒的借殼則是最為主要的因素。

除七喜控股外,在本輪下跌中披露借殼方案的黃海機械和銀潤投資,同樣成為資金追捧的目標,其中黃海機械在7月14日披露長春長生借殼的消息之後,隨即走出連續9個漲停,而銀潤投資在學大教育借殼消息的推升下,8月10日複牌後同樣收穫了9個漲停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近期的市場環境下,很多個股似乎進入了一個對利好“免疫”的怪圈,無論是股權激勵還是員工持股,以及曾經頻頻引發資金追捧的跨界投資,這些利好的曝光都無法阻止股價回落。借殼上市卻可以用“風景這邊獨好”來形容。

對此一位市場人士指出,在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幾乎所有的個股都會受到影響,利好消息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但是借殼上市與一般的利好卻有著明顯的不同,借殼上市往往意味著一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徹底變化,估值面臨重估。

解密“殼”基因

只有在最黑暗的夜空中,才能看到最閃亮的那顆星。在絕大多數個股遭遇重挫之時,幸運成為借殼目標的個股的表現更加醒目。或許在絕大多數的投資者看來,除非是有所謂的“內幕消息”,否則買到這類被借殼上市的股票則全憑運氣。然而在很多專業人士眼中,不管是借殼上市還是資產重組,其實背後還是有著一定的邏輯。“像*ST星美這樣一直致力於被借殼的公司,只要不退市,總會找到合作者,但是如果有人說中國石油或者中國平安 這樣的公司被借殼,我相信所有人都會當成玩笑對待”。一位機構人士表示,一家公司會成為借殼的目標,必然有著一些特殊的原因,或者說作為殼公司,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記者通過研究諸多借殼案例及機構專題研究報告後發現,作為一家被借殼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四方面的特徵:

第一,主業不振。借殼交易的達成,需要借殼方和被借殼方雙方達成合意。一般情況下,在上市公司主業不振,自身發展已經陷入困境之時,比如已經因為連續虧損被ST之後,原控制方會有更強的“讓殼”意願,以維護自己的利益,*ST星美就是典型案例;

第二、市值、股本規模較小。A股市場上潛在的殼資源並不算少,但是對於借殼方來說,除了考慮這些潛在交易對象的歷史債務、訴訟糾紛等問題外,市值和股本規模的大小直接決定借殼成本的高低,因此在同等條件下,市值、股本規模偏小的個股更容易受到青睞;

第三、有失敗重組經歷。對會不會成為借殼對象這個問題,相信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不會高喊“我願意”,但如果此前有過失敗經歷的話,其實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其意願。從實際案例來看,不管是資產重組或者是借殼,很多公司都經歷了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

第四、民營企業。雖然目前國企改革正在大力推進當中,但是相對而言,民營企業更加靈活,重大決策大多是從經濟利益角度考慮,相關審核流程相對國企更便捷。所以絕大多數被借殼的上市公司都有民營企業背景。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