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由中遠、中海兩大集團重組而來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上海宣告成立,成為全球第一大綜合航運企業集團。一年多來,新集團通過改革重組、以深度創新求最大改革紅利,融入全球,揚帆遠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深改""快改",一氣呵成 改革是機遇,更是挑戰。原中遠、中海兩大集團業務板塊眾多、體量巨大、歷史包袱重、外部挑戰嚴峻,且在海內外有廣泛的業務分支網路,關注度高,改革重組任務的艱巨性不言而喻。
涉及74項交易、600多億資產、3.8萬員工,這項"史上最複雜交易"創造了央企重組整合的典型案例。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介紹,經過審慎思考,改革重組沒有對業務板塊整合採取"從長計議"式的整合方案,而是業務板塊的整合與集團總部整合同步謀劃推進,與此同時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實施倒逼機制,最終實現了"一鼓作氣"和"一氣呵成"。
許立榮說,本次改革重組既是一次"深度改革",又是一次"快速改革"。成立改革重組小組短短一個多月就拿出了重組初步方案,從確定實施改革重組方案到完成總部搬遷、新集團正式成立也只有短短一個月時間,又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了主要業務板塊的深度整合,協同效應效益迅速體現。
2016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實現160億元的利潤。今年1至4月,新集團營業收入和經營效益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航運主業經營持續改善,在總體盈利的基礎上保持向好勢頭。
瘦身健體,深度融合
許立榮表示,改革重組不是簡單的"1+1",而是直面企業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的痛點和癥結問題。"在主要業務板塊重組上,我們沒有採取簡單的吸收式合併,而是採取`拆開來、合起來`深度融合式的整合。"許立榮說。
從改革伊始,新集團對原中遠、中海兩大集團各業務板塊發展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和設計,確定了新集團"6+1"產業集群的總體業務架構。七個核心業務板塊和海外業務的整合重組,完成了集團總部、集裝箱、散貨、能源、港口、金融、物流、裝備製造、海外網路和中遠海控等10項重大改革重組專案,打造了集裝箱運輸、碼頭經營、航運金融、油氣運輸4大上市平臺。
作為央企壓減層級、"瘦身健體"的試點,新集團利用重組整合的有利條件,將整合同類型企業、處置"僵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優化業務結構與"壓減"工作目標有機結合起來,目前已清理關閉231家法人單位,占擬關閉法人數量的67.9%,管理層級已壓減為4級。
全球影響力擴大,行業話語權增強
中遠海運是走出去的重要央企,通過改革重組進一步成為國家"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重要支撐。
"比雷埃夫斯港口,它估值的物流產值原來最多10億,現在已經可以達到25億,這樣的經濟產值必然帶動當地的就業。新集團在這些地區的投資,拉動了當地就業崗位至少超過1萬個。"許立榮說。
2016年6月26日,巴拿馬運河新船閘開通啟用儀式隆重舉行,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輪成為第一艘通過新建船閘的新巴拿馬型船舶,被載入國際航運史冊。
截至目前,新集團在全球投資碼頭48個,總泊位209個,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碼頭運營商。2016年以來,集團港口板塊分別成功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鹿特丹EURUMAX碼頭、義大利VADO碼頭和阿布達比哈裡發二期碼頭股權。
集團能源板塊成功實現深度整合運力和市場資源,躍升為世界第一大能源運輸企業,著手能源運輸海外佈局,在香港、新加坡、倫敦等主要能源貿易中心已經實現網點全覆蓋。新集團與淡水河谷簽訂長期運輸協議,在未來的27年中,每年為淡水河谷承運鐵礦石約1600萬噸,有效提升基礎貨源比例。
截至目前,中遠海運集團涉及"一帶一路"沿線的主要集裝箱航線118條,在境外共投資有18個碼頭,其中"一帶一路"沿線碼頭共9個。每年在"一帶一路"沿線承運幹散貨海運量4000萬噸左右。同時,所屬特種運輸船隊、物流板塊每年都會為我國超長、超大、超重的大型設備、基建材料進出口提供專業、安全、高效的遠洋綜合運輸服務,助力中國裝備走出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