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 產業

埃塞俄比亞電力市場研究

新华丝路网
2018-11-29 15:03

Already collect


埃塞俄比亞
(簡稱埃塞)是非洲東部最大的經濟體,素有“東非水塔”之稱。2017年,埃塞GDP為794億美元,累計外債已經占GDP的36%。外匯短缺和巨額債務已經嚴重影響到埃塞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目前新一屆埃塞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並對經濟政策進行了重新審查並將逐步調整。持續增長的電力出口是該國外匯創收的亮點之一,因此對埃塞經濟增長與轉型階段電力市場進行分析很有必要。

埃塞電力資源分佈與建設現狀

埃塞水資源非常豐富,境內共有12條主要河流和12個大型湖泊,水域面積10.4萬平方公里年地表水約1220億立方米可用地下水達16億立方米。全國有9條河流適合發展水電發電。根據來自埃塞國家電力部門(EEP)的資料,全國蘊藏水力資源有45000MW。截止2017年,水電裝機規模為3814MW,占全國發電容量的90%以上。位於青尼羅河上游正在建設的大型著名水電站復興大壩(GERD)裝機容量6450MW,原計劃2018年竣工投產,目前實際完工進度約為65%。水電站主要分佈在埃塞境內的西部和南部地區,大型水電站主要分佈在奧莫河、青尼羅河、貝爾斯河、吉巴河和泰克澤河等河流。目前水電資源開發比例僅為9%左右,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現階段開發主要受到資金短缺和水權爭議因素制約。

埃塞風電資源相對豐富,全國的風能資源總儲量為30.3億千瓦,風能潛在開發量為15.99億千瓦,風電可裝機規模為13.5億千瓦。目前全國風電裝機324MW,共建成三座風電場,分別是位於默克萊的Ashegoda風電場(由法國公司建設),裝機120MW;納茲雷特的Adama一期風電場,裝機51MW;Adama二期風電場,裝機153MW(已運營,由中國電建集團建設)。正在建設的有一座阿伊莎AyshaI風電場,裝機120MW(由中國公司建設)。

埃塞全境太陽能輻射強烈,有著較為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年均單位面積太陽能輻射能量密度為1992.2 kWh/m2.a,年均太陽能總儲量達到21.99百萬億kWh/a,目前尚未有大規模投運的光伏電站。規劃中的大規模集中式光伏電站有默克萊100MW光伏電站,胡默拉100MW光伏電站,默特哈拉250MW光伏電站(義大利公司2017年以IPP模式承接,現仍未開工)。

埃塞正在建設的還有生物質發電135.7MW和垃圾發電50MW項目。

電力系統概述

埃塞電力系統分為互聯系統ICS(Interconnected System)和獨立系統SCS(Self Contained System),其中ICS系統是最主要的電力系統,以大型水電站為主。SCS系統相對獨立,由分散在各地的小水電和柴油機組組成。埃塞電網主網電壓等級為500KV、400KV、230KV、132KV、66KV、45kV,配電網為33KV、15kV。電網負荷中心在中部,而電源集中在西部,電力流向由水電集中地區向負荷中心流動。

根據預測,2020年埃塞電力負荷將到4400MW,2016—2020年電力負荷增長率為12.49%。預計2025年埃塞電力負荷將達到7200MW,2030年將達到11000MW。根據埃塞電網發展規劃,計畫新增400kV變電站兩座,總變電容量100萬千伏安;新增230kV變電站11座,總變電容量123.4萬千伏安;新增1473km的輸電線路,主要建設沿西部以及西北部的水電站往首都附近負荷中心的輸電通道。

埃塞在國際電網互聯互通方面已經取得可喜的進展。目前,通過Metema-Gerarf 230kV的雙回輸電線路聯網向蘇丹出售100MW的電力,通過Dire Dawa(Adlgala)-K12的單回230kV輸電線路聯網向吉布地提供70MW的電力,向肯雅提供10MW的電力。2017-2018的財年前6個月,埃塞通過向蘇丹、吉布地和肯雅出口能源獲得了3506萬美元的外匯收入。近期,埃塞與坦桑尼亞簽署了400MW的電力購買協定。埃塞和肯雅正在建設一條1045公里的埃肯直流輸電線路,這條輸電線路電力輸送容量將達到2000MW。預計到2020年,埃塞電力出口可達6億美元規模。

電力系統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過度依賴水電

目前水力發電占埃塞全國發電容量的90%以上,但其水力資源在空間和時間上均分配不均。雖然埃塞每年向周邊國家出口電力,但在旱季電力仍然短缺,也需要從周邊國家進口電力。並且,水電發電量極易受到極端天氣變化的影響。所以雖然水電提供了廉價的電力,但過度依賴水電,勢必會造成其供電量季節性不穩定。

二、電網覆蓋率低

當前埃塞全國人口電力覆蓋率只有25%。骨幹電網基本以大型水電站為節點,向國內的兩、三個大城市輻射或者是向國外出口電力。配電網發展緩慢、覆蓋面低。埃塞各地停電現象非常普遍,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也不例外。當前經常發生的停電現象並不完全由電力短缺造成,主要原因是電力輸送和配電系統老化。電網維護和升級改造因為缺乏資金而進度緩慢,造成網損巨大。據統計,埃塞電網1/4的電力損失在輸送過程中。

三、資金和技術支持短缺

目前,埃塞電源和輸變電在建項目資金多半來源於外國政府援助及國際多邊銀行的貸款。近年來,埃塞政府的還債壓力不斷加大,多家銀行都已經對其發出債務上限預警。外國銀行的謹慎和埃塞政府本身也不希望債務增長過快,這造成了該國外匯極度短缺,也影響到一些大型在建專案的進度。一些投運的電站也常常因為缺乏維護和保養,設備健康狀態不佳,發電能力遠小於設計值。加之整個工業體系和技術體系薄弱,企業效益與個人收入沒有緊密的聯繫,以及缺乏對工程技術人員的激勵機制等因素,造成已投運電站的發電量遠遠低於設計發電能力。

四、急於求成

埃塞有強烈的發展願望,但是過於超前、不切實際的規劃往往不能按時實現,也會辜負群眾的信任。廣大的無電地區,計畫在短短5-7年內完成全部通電目標,需要巨額的財政補貼和外部的大力援助。農村地區對電力的需求不僅分散,而且電力消耗也很低,這使得投資回報的吸引力降低。農村電氣化不僅是一項艱巨的政治任務,也是一項不經濟的投入,對目前財政還存在嚴重赤字的埃塞政府來說,將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五、水權爭議

在青尼羅河流域,埃及、蘇丹和埃塞等國對水資源配置問題上長期存在著爭議;在奧莫河流域,肯雅對埃塞在上游修建水電站頗有微詞。特別是在嚴重乾旱的季節,問題更為突出。外國資本不願意支持在政治上敏感的專案,這是影響埃塞開發水電資源的嚴重問題,復興大壩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資金短缺,進度滯後。

六、缺乏明確和連貫的政策

政局不穩定、政策缺乏連續性和匯率的波動過大,是投資商最為擔憂的三大風險,也是埃塞市場現實存在的問題。2018年2月,埃塞政局發生動盪,5月埃塞新總理上臺,宣佈對經濟政策進行全面審查。電力投資是長期經營行為,政策的朝令夕改會讓投資商無所適從。

七、電價過低

埃塞平均工業用電單位成本為每千瓦時0.03-0.05美元,居民用電平均每千瓦時0.03美元,向周邊國家出口電價為每千瓦時0.07美元左右。低電價是一把“雙刃劍”,既是埃塞政府招商引資的優勢,也是電源項目建設資金短缺的原因之一,並使得很多節能項目難以開展。埃塞並不是一個電力供應完全富裕的國家,雨季電力充盈,旱季電力緊張,彈性電價政策將會是一個較好選項。

發展建議

一、加大對可再生能源投入

埃塞在旱季有持續性強風,雨季則風力較弱,適於“水電風電互補”。2018年3月,丹麥和埃塞政府啟動《風電發展路線圖計畫》,依據規劃,2025年埃塞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200MW。從目前已經投運的風電場回饋資料來看,年平均滿負荷發電小時數均超過3000小時。埃塞中東部太陽能資源也非常豐富,可以考慮上馬大規模光伏電站,提高投資效益,減少電力系統西電東送的容量和線路損耗。

二、創新融資模式

由於F+EPC總承包模式會加大埃塞債務負擔,不久的將來一定會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現階段急需通過IPP模式或PPP模式,將國外的資金、優秀的管理水準和技術力量留在當地。埃塞政府應通過合理電價,激勵投資者持續健康經營,誘導投資商通過多發電量來獲得更多利潤,並自覺保證進行設備日常維護和技術更新,達到長期正常運營的要求。

三、堅定以電力出口為導向

電力出口是埃塞出口創匯穩定的增長點。以電力出口為導向,逐步形成400kV電壓等級全國聯網,可以相互調濟各個大型水電站的出力,樹立自己在東非電力互聯網中的樞紐地位。

可以預見,全國性的骨幹電網和調度自動化項目將會是未來投資熱點。 

四、適當提高電價

適當的彈性電價既可以減少電力浪費,也可以以此逐步淘汰掉一些高耗能低收益的產業。電力部門通過電費收益充裕資金,才能增加建設投入和加強維護,進而使設備始終處於良好狀況,提供高效穩定的發電量,形成良性迴圈。

五、務實穩健推進電氣化發展規劃

埃塞人口中有80%以上生活在農村地區。絕大多數人依賴傳統燃料,經常使用效率低下的終端設備。烹飪和照明是最基本需求。建議先進行小型示範區建設,取得經驗後再逐步推廣;鼓勵、引導當地居民利用電力結合各種當地資源脫貧治富,穩健有梯次地推進全國電氣化;鼓勵私有資本經營管理小型獨立電網,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

六、提高管理水準,加強同步建設

電網和電源需要同步建設,電力輸送不能有卡口。電站和燃料也需要同步建設。例如埃塞國內存在大量蔗糖需求,當地建設了蔗糖加工廠和配套生物質發電廠。項目建成後,才發現當年甘蔗種植面積不夠,不能滿負荷發電。可見建立跨部門的協調和加強政府在市場上的引導作用,在電力建設和運營中尤為重要。

七、諮詢業務高端切入,促進技術交流

未來隨著復興大壩的建成投產,埃塞的發電裝機容量將成倍上漲,這將對埃塞電網管理水準和系統穩定性提出巨大挑戰。當地缺乏高級、精密的高壓試驗設備,電力設備的定期試驗和預防性試驗仍然需借助外國公司的技術和設備。建議中國公司在當地建立完整的高壓電氣試驗基地和電力技術培訓學校,讓埃塞技術人員充分瞭解國際標準特別是中國電力的技術規範和標準,便於未來更好的合作。

(作者王玉輝工作單位為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武鵬工作單位為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